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

Normcore和藝術的亂寫




2014年二月中,在紐約雜誌(New York Magazine)上刊載了一篇文章,探討流行圈的最新現象:Normcore。

Normcore=normal+core這個新創的詞彙出自K-HOLE,一個位在紐約的潮流觀測團體。顧名思義,穿著素色T恤、洗到泛白的牛仔褲、白色運動襪配上New Balance球鞋或踏著勃肯鞋,頭戴運動品牌棒球帽,活像是八九零年代的觀光客。他們為什麼酷?和真正的觀光客比起來,他們又有什麼不同之處?

相信大家對Hipster文青風一點都不陌生,此風格誕生於紐約,遠在hipster一詞正式被用於指涉這群在都市邊緣過著波希米亞生活前便已存在。而後從服裝品味擴大成生活品味與風格,他們喜歡古著和二手衣,支持小農手工之類的產品,經常是素食者。二十一世紀主宰世界的媒體網路以其驚人的速度傳播資訊,文青風格透過網路線迅速風靡世界各地年輕人,尤其吸引那些想要和主流文化作區別,證明自己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。文青成為一種新的標簽和身份認同,人人都以為自己不隨波逐流。當流行和某種風格,或是某種主義透過網路(無論是資訊傳遞或是購買類似產品)而變得普及,懂得穿著打扮是否還是能夠作為界定好品味和酷的標準?

Martin Parr, Small World, 1992

當文青們意識到,自己只不過是多如繁星的hipster之一時,是否自己還像當初那般與眾不同?在這樣的脈絡下,一種對造型的新的反思於焉誕生。

結果便是,休閒戶外外套、高領毛衣、卡其褲和舒適的球鞋重回衣櫥,或者說,讓你的衣櫥重回九零年代。這群人意識到無論主流與否,跟隨潮流的同時,你也使自己變成一頭盲從的羊。於是當務之急便是拋開任何可能使你被歸類的風格標簽或是單品,使自己從流行中得到解放。根據紐約雜誌上的文章,該作者認為normcore美學深受九零年代風格影響,「就像1990年時踩著勃肯鞋的凱特摩絲、Art Club 2000賦予Gap的格子襯衫新的意象、有點grunge,也像Calvin Klein的極簡主張。」但和九零年代廣告意圖強烈的影相相比,normcore並不是為了反抗現狀,而是從「想要與眾不同的企圖」中解放,將衣物視為無物,到此,hipster的風格更加隱諱了。其精髓就在接受平庸,一旦意識到平庸是經過思考後的抉擇,就再也不平凡了。

但是normcore和沒有型的觀光客之間的界線非常薄弱,兩者之間到底有何不同?

Martin Parr, Small World series

就像在藝術領域中一樣,印象派漸漸放掉對物的描繪的執著,轉而追求瞬息萬變的空氣和光影。到了立體派,質地的刻畫也不再重要,藝術家將重心放在將萬物解構為最基本的幾何體。這一切的鋪陳,到最後引發藝術本質的改變。這也是杜象的噴泉(依舊是那個小便斗)何以在藝術史上留名。這件作品引起轟動的原因有二:第一,杜象對藝術規範的掌握;第二,他當時在藝術界的聲望。杜象當時已是頗有名望的藝術家,受邀赴美擔任藝術獎評審,卻以假名投稿這件作品,在頒獎典禮一個月後揭開事實,告訴媒體,自己就是小便斗的「作者」,進而引起軒然大波。
若是投稿人非杜象,這件作品或許連醜聞的版面都佔不到,更遑論引發藝術界至今一個世紀絲毫未見平息的爭辯(甚至連normcore都可以用杜象加以解釋)。

normcore snap,New York Magazine

藝術因為杜象而走上不同於歷史的道路,一路上批判的聲音不曾斷過,當代藝術不斷被質疑過於精英主義,將沒有藝術背景和思辨能力的一般大眾隔絕在外。同樣的道理可以套在normcore上,若非原本就對時尚與潮流的本質瞭若指掌,加上出眾的外在條件(年輕帥美),一般人做同樣打扮就只是不在乎外表的聳咖,這又何嘗不是精英主義自我感覺良好的劃分方式?Normcore和當代藝術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,必須仰賴背景(context)而活。一如安迪沃荷的Brillo洗衣粉盒,換了地點,其載負的訊息便蕩然無存了(這樣的效果是藝術家刻意的決定)。

資料來源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